免费注册| 登录 站内信(0) 购物车(0) 充值| 客服
学术机构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学术机构 > 化学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编号:1987DA173131 ] 建设年份: 1987年 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主管部门: 中国科学院 实验室主任:杨学明 所在地区: 辽宁 地  址: 大连110信箱11分箱 邮政编码: 116023 联系电话: 0411-4379039 0411-4379040 0411-4695174 简  介: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在楼南泉教授领导下筹建,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的两个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联合组建。1990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开放,1992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杨学明研究员,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部分的负责人)是王鸿飞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国钟任本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学委会成员由国内著名的同行专家、教授18人组成。诺贝尔奖化学获得者、国际著名分子反应动力学专家李远哲教授是实验室名誉主任。
利用分子束、激光(包括超强和超快激光)、氢原子时间飞渡谱、离子速度成像、质谱、光电子能谱、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和频光谱以及时间分辨单分子成像及其光谱等现代实验技术,并与动力学理论相结合,研究基元及复杂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动力学问题,如超快分子反应动力学,量子态分辨的动力学及量子干涉现象、自由基反应过程,深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探讨控制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原子与分子团簇的形成结构和动力学性质,胶体和界面的物理化学及其过程。并开展针对大气化学、燃烧过程、化学激光、生命现象和星际化学中一些重要化学反应的研究。
80年代系统地研究了碱土金属以及Sn、Pb、Bi等原子与多种气体分子的近百个反应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取得了一批新结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与此有关的项目“分子束反应动力学和分子传能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另一项 “双共振电离法研究激发态分子光谱和态分辨碰撞传能” 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及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中沙国河院士等首次实验发现“分子碰撞中的量子干涉效应”,并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新闻之一。“分子束和激光束反应动态学研究” 获1999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大型实验装置的研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1982、1994年), 二等奖1项(1992年)。
该联合实验室有固定人员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名,其他科研、技术、行政管理14人;在读研究生 70余人, 在站博士后8人。有5位资深院士:楼南泉,张存浩,朱起鹤,何国钟,沙国河及一批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其中7人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历经多年的科研实践,实验室逐步凝聚了科研与技术两方面人才,形成了一支以院士为学术指导,以中、青年科学家为骨干,包括了化学、物理、激光、电子学、光学、精密机械等多种学科的研究队伍。
实验室成立20多年来,共培养研究生百余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 不少人一直活跃在动力学领域,有的成为本领域学术带头人或骨干力量,是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能够持续发展的潜在力量。
实验室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与国内外同行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如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建立了理论化学计算中心, 该大学著名教授张增辉任计算中心主任;和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及香港一些大学开展长期合作研究、定期学术交流。主办了数十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该实验室于1978年成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国内分子反应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基地。1993年第15期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指出:大连是化学物理的温床,因为大连化学物理所有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表明该实验室在国际上的地位已被承认。1997年国际著名的Gordon会议将该实验室沙国河院士的发现 ——“CO碰撞传能中的量子干涉效应”确定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并邀请到会报告。楼南泉院士自1979年起,被聘为国际分子束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长期),张存浩院士和孔繁敖教授被聘为国际重要学术刊物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的编委。 2001年被聘为该实验室主任的杨学明研究员,是本领域国际杰出的青年科学家,他的出任无疑将进一步扩大该室在国内外的影响。
实验室将继续对外开放、引进国内外杰出青年科学家,建造一个有创新成果并孕育出一流科学家的科研基地。近期争取在基元反应动力学方面获得有特色的成果。瞄准国际先进的实验室,改进管理,鼓励重要创新。鉴于国际上化学动力学研究与新技术不断发展,实验室将鼓励“新的增长点”,发展学科的交叉。力争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同领域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所属学科:化学 年平均被引率:3.02
  2.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 所属学科:化学 年平均被引率:4
  3.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所属学科:化学 年平均被引率:3.89
  4.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所属学科:化学 年平均被引率:3.48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所属学科:化学 年平均被引率:3.51
同地区机构
  1.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所属学科:自动化/计算机技术 年平均被引率:3.35
  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所属学科:自动化/计算机技术 年平均被引率:3.47
  3. 大连轻工业学院 大连轻工业学院 所属学科:化学工业 年平均被引率:2.82
  4.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 所属学科:化学工业 年平均被引率:2.84
  5.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所属学科:化学工业 年平均被引率: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