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登录 站内信(0) 购物车(0) 充值| 客服
学者空间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学者空间 > 建筑科学 > 吕西林
吕西林 吕西林 所在的机构:同济大学 | 发文量:206 (全部作品) | 被引次数:54 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抗震防灾、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建筑学会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结构抗震试验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及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及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动力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及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际结构控制学会会员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会员及第三委员会委员
《结构工程师》杂志主编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杂志副主编
《Journal of Asia Architectural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同济大学学报》、《建筑结构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编委
职称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所长
工作履历:1986年12月-1991年12月,同济大学副教授
1990年1月-1991年1月,加拿大Alberta大学土木系进修和合作研究
1991年11月-1992年12月,香港大学土木系合作研究
1993年2月-1996年5月,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副所长
1994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5月至今,同济大学工程结构研究所所长(现改为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
个人获奖情况:
1988年9月,获国家教委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199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性能研究)
1991年,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论文奖
1993年,获“全国优秀教师”
1994年,获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
1996年,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首批入选者”
1998年10月,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基金资助
2000年11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1年7月,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成果获奖情况:
1998年,钢筋混凝土板柱体系抗震关键技术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12月,结构抗震模型试验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获建设部1999年度科技进步2等奖
2000年12月,上海临近地区地震对重要建筑影响及综合防御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12月,高层建筑抗震耗能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12月,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应用,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
同机构学者
  1. 马在田 马在田 研究方向:地震波偏移理论、数据处理和物理模拟 关注度:34
  2. 陈玲燕 陈玲燕 研究方向:中子在多层材料中的输运、新型闪烁体的掺杂... 关注度:9
  3. 王占山 王占山 研究方向:极紫外、软X射线与X射线光学研究 关注度:11
同领域学者
  1. 谢定义 谢定义 研究方向:土力学特性及土体的动力稳定性方面 关注度:24
  2. 李国强 李国强 研究方向: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计算与设计理论、钢结构抗... 关注度:50
  3. 吕西林 吕西林 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抗震防灾、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 关注度:54